鸟类大熊猫,打死一只判十年濒临灭绝,

早在古埃及时代,它就出现在金字塔的壁画中,在埃及神话中,它是正义的化身。历史上,日本这个国家一度将其当成国鸟,或者说它们备受日本皇室的尊崇,它其实就是朱鹮,在我国民间传说,朱鹮是一种能带来幸福的“吉祥鸟”。

然而,它的数量却在渐渐减少,年5月,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这7只野生朱鹮当时的藏身之处,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姚家沟,被从它们被发现后,40年,世界仅存7只的朱鹮数量,竟然发展到多只,为何朱鹮的种群数量会呈现倒金字塔增长?后来它们不仅飞出汉中,还走出了国门,没错,朱鹮这种稀世珍禽,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拯救濒危物种的传奇,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和朝鲜等地仍能见到朱鹮的身影,这种一夫一妻制动物,平日里,喜欢栖息在溪流或是稻田等地,它们大多以鱼、蟹等水生动物或昆虫为食。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种种原因让朱鹮的数量骤然减少,例如,一年四季都有水,且不排出的冬水田数量明显减少,另外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导致朱鹮开始面临濒临灭绝的危机。

年,当时,俄罗斯境内始终没有出现见到朱鹮的记录;朝鲜半岛有关朱鹮的最后一次记录,应该是年在“ ”非军事区见到1只。同期,人们仅知道日本有6只朱鹮。到了20世纪70年代,朱鹮在日本、俄罗斯、朝鲜彻底消失,好在文革浩劫后,全国上下即可开启了寻找朱鹮的计划!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终于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们在跋山涉水,最终于年又一次发现朱鹮种群,它们是那时世界上仅存的一种物种。现在,朱鹮已经不属于濒临灭绝的动物。有着“鸟类大熊猫”一称的朱鹮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了保护朱鹮,-年,考察队对辽宁、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调查了3年之久,历经千险,在姚家沟地带海拔-米的地方,一批科学家们发现了2对朱鹮成体和3只幼体。得益于当年村民种稻田自给自足,而这里又几乎与世隔绝,从而保护了最后这几只朱鹮。人们在保护朱鹮这件事上做到了不遗余力,年-年,人们建起了“秦岭一号”朱鹮保护站。他们一点一滴摸索,渐渐积累下了如何保护朱鹮的经验,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只为降低朱鹮的伤亡风险,可尽管如此,在最初的几年里,保护朱鹮的成果仍不明显。年,朱鹮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过,没过多久,一则好消息传来,20世纪90年代初,朱鹮在洋县姚家沟成功繁育10窝,产卵数量为30枚,出壳20只,成功飞出19只幼鸟。

其实,在野外就地保护的同时,异地保护工作也在悄然展开。所谓异地保护说的是将朱鹮这种濒危物种的部分个体,转移到较为优越的环境里,然后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的方式建立一定规模的健康的人工种群,年,1只朱鹮雏鸟被安全送往北京动物园,年,人们得知全球首次人工繁殖朱鹮在这里取得成功。

年-年,野外就地保护和人工饲养同步之下,有统计数据表明,那时,朱鹮数量合计突破只。1年至今,朱鹮的野外繁殖栖息区,已经从最初的洋县扩展到9个县区,例如陕西南郑、勉县和汉台等地,同时,朱鹮的栖息地扩大已经超过多平方公里。它们的活动范围扩展至陕西汉中以及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等十多个县(区),粗略估算,这个数据约有平方公里,并且呈逐年扩散的态势。

顺带一提,陕西省汉中不仅是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最大聚集地,同时也是朱鹮繁育技术的对外输出地。5年6月底,我国人工饲养的朱鹮数量为只。当时,这一领域里国人累积下的经验和技术还被引入日本。我国在年和年,曾陆续将3只朱鹮赠送给日本。我国还专门派出技术人员,细心的传授朱鹮的人工繁殖技术,之后,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因此建立起了新的朱鹮人工种群。这件事后来也成为了一段佳话,也是世界濒危物种保护和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

如今,被人们誉为“朱鹮之乡”的陕西洋县,成了鸟儿的乐土。当然,你看到的这些如画般祥和的镜头背后,离不开当地农民的付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里的农民不对稻田使用农药或化肥。这件事带来的影响是,当地稻谷产量减少20%之多。从8年的“野生动物损害国家赔偿机制”来看,这其中提到每年都会有50万元-万元,为这一损害“买单”,这些赔偿让农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人们也更愿意积极地保护朱鹮这种珍稀鸟类。也能说,朱鹮这种鸟的命运已经掌控,短期内不存在灭绝的风险,这样的结果也十分令人欣慰。喜欢本期视频的朋友别忘了点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shengdongwua.com/stmj/11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